瑜伽的概念和意義到底是什么
萬千瑜伽 蘇州萬千瑜伽
一開始,我就想要分享一些想法,也許可以幫助大家了解“瑜伽”這個詞的許多不同的含意。瑜伽是印度思想的六大基本系統(tǒng)之一,這些思想統(tǒng)稱為“見”(dar?ana),其他五種分別是正理派、勝論派(vai?e?ika)、數(shù)論派、彌曼沙派、吠檀多派。Dar?ana這個詞是由梵文字根d??衍生而來,d??可譯成“觀看”。因此dar?ana的意思為“視野”、“見解”、“觀點”,甚或是“特定的觀看方式”。然而除此之外,尚有另一層意思。為了理解這個,我們內(nèi)心必須浮現(xiàn)一個可以注視自身內(nèi)在的鏡像。事實上,所有偉大的經(jīng)典,都引領我們進入不同的觀看方式,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更加認識自己的契機。
我們一旦正確地面對并完全了解了經(jīng)典的教導后,就越能深入觀看自身的內(nèi)在。作為六大見之一的瑜伽,起源于吠陀經(jīng)典,也就是印度文化最古老的記錄。瑜伽是由偉大的印度圣者帕坦伽利于《瑜伽經(jīng)》中,將其系統(tǒng)化,成為特定的“見”。雖然此后有很多重要的瑜伽經(jīng)典出現(xiàn),毋庸置疑地,帕坦伽利的《瑜伽經(jīng)》始終是最重要的一部。
?瑜伽這個詞的許多解釋已流傳了好幾個世紀,其中之一即是“合成一體”、“聯(lián)結”,還有一個意思則是“將千絲萬縷的心念綁在一起”,這些定義乍看之下,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說的是一件事。盡管“合成一體”這個解釋賦予瑜伽一種身體上的詮釋,然而將心念綁成一束的這個意思,就是在我們著手實際做瑜伽之前,要專注于瑜伽修習。一旦千絲萬縷的心念聚集成一束而形成意向,我們就準備好開始身體的動作。
瑜伽這個詞更進一步的意義是“獲得先前未獲得的”。這個概念的始點是:有些事我們今天尚未有能力做到,但如果找到實踐這個渴望的方法,那個踏腳石即是瑜伽。事實上,每一個改變皆是瑜伽。例如,在我們找到方法可以彎下身且碰觸到腳趾頭時,或者通過書本學到瑜伽這個詞的意義時,或者經(jīng)由對話更了解自身或其他人時,我們就到達以前從未觸及之處。這些活動的每一個發(fā)展和變化皆是瑜伽。
瑜伽的另一個面向與我們的行動有關。瑜伽因此也意味著將我們所有的注意力導向正在從事的活動。舉個例子來說,當我正在寫作時,心識的一部分正在思考我想說的東西,然而另一部分想的事,則和這個念頭相差十萬八千里。我越是專心寫作,專注力就越是集中在此時此刻我的所作所為上。但也可能出現(xiàn)相反的情況。我也許以極高的專注力開始動筆,然而繼續(xù)寫作下去后,專注力或許逐漸動搖不定。我可能想明天的計劃,或者想晚上要煮什么吃才好,然后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事:我明明是專注做著事,其實卻幾乎沒有將心放在手邊的工作上。我正在行使職責,但是我卻不在場,不在當下。瑜伽試圖創(chuàng)造一種我們在每一個行動、每一刻,總是在場、在當下的狀態(tài)——真的在場、在當下。
?專注的優(yōu)點是我們可以將每項任務執(zhí)行得更好,同時對行動保持覺知。專注力越強大,犯錯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微小。一旦專注在我們的行動上,我們就不再是習性的囚徒,不需要因為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就非得做什么不可。這樣一來,我們便能以未曾經(jīng)歷過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行動,避免漫不經(jīng)心地重復。
瑜伽另一個古典的定義是“與神合一”。這和我們使用什么名字——上帝、阿拉、自在天——來描述神圣無關,任何可以帶領我們更靠近、更了解比我們更高、更強的力量,即是瑜伽。當我們與更高的力量感覺一致,這也是瑜伽。
我們看到了許多了解瑜伽這個詞的意義的可能方式。瑜伽雖扎根于印度思想,內(nèi)容卻具有普遍性,因為瑜伽是一種方法,能讓我們在生命中做到所期望的改變。實際修煉瑜伽,會帶領每個人達至不同的方向。而遵循瑜伽之道,并不需要認可特定的神的觀念。修習瑜伽,要求我們做到的僅僅是行動,以及對我們的行動保持專注。人人都應審慎觀察自己所采取的方向,才能夠知道將走向何方,以及如何走到那里。而如此謹慎細微的觀察,將使我們發(fā)現(xiàn)嶄新之物。這個發(fā)現(xiàn)是否能引領我們更理解神,獲得更大的滿足,或是達到新的目標,完全是個人的造化。當我們開始討論體位法這個瑜伽的身體運動時,*能把握瑜伽所涵蓋的各式各樣理念是如何鑲嵌在我們的瑜伽修習之中的。
本文摘自電子工業(yè)出版社《瑜伽之心》